莎車王陵即阿勒屯魯克麻扎,是葉爾羌汗國王族的墓地。莎車王陵陵地位于莎車縣城內(nèi)新城和老城之間,初建于1533年,本是葉爾羌汗國第一任汗王蘇丹·賽義德的陵園,后來因第二代可汗拉希德以及著名的阿曼尼莎汗也葬于此,逐漸成為汗國王族的陵園。莎車王陵這是迄今為止保留下來的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的—塊墳區(qū)。
莎車王陵由清真寺、墓地和阿曼尼莎汗陵墓三部分組成。陵園西部是彩繪天棚覆頂高臺構(gòu)成的清真寺,東部是阿勒屯鑿壩,中部是墓地,也是陵園的主體部分。
所有墓全用青磚建成,上面有各種標志的圖案。尤其在西南角的一座墓最為特殊,它外部由木制欄屋構(gòu)成,內(nèi)為穹窿形墓包。欄屋四面均由網(wǎng)格狀墻壁組成,上覆以紅色為主調(diào)的圖案。在墓地的北部是大片的墳區(qū)。在陵地東南角,是為了紀念維吾爾著名的十二木卡姆音樂大師與拉希德汗的妻子阿曼尼莎汗所修建的陵墓。該陵墓外形為方體圓頂,兩層柱檐伸向體外,內(nèi)為穹頂。整個建筑以白色為主調(diào),顯得潔雅圣嫻。整個位區(qū)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陵園內(nèi)墻和“必修克”(墳?zāi)?外壁以石膏雕塑圖案和銘文,不僅顯得華麗,也更加顯示出了它在建筑藝術(shù)方面的特性,充分表現(xiàn)了莎車在葉爾羌汗國時期的文化及建筑風格。